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那么通貨緊縮呢?
通貨緊縮是指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下降的一種貨幣現象。
在經濟實踐中,判斷某個時期的物價下跌是否是通貨緊縮,一看通貨膨脹率是否由正轉變為負,二看這種下降的持續是否超過了一定時限。
二、通貨緊縮的成因
(一)總需求不足引發的通貨緊縮
(二)供給絕對過剩引起的通貨膨脹
三、通貨緊縮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通貨緊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促退論:通貨緊縮會抑制經濟增長,甚至使經濟發生衰退。
理由:
①物價的持續下降會使生產者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繼而減少生產或停產。
②物價持續下降將使債務人受損,繼而影響生產和投資
③物價持續下降,生產投資減少會導致失業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加劇總需求不足
2、促進論:適度的通貨緊縮有利于經濟的增長。
理由:
①通貨緊縮將促使長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業投資改善設備,提高生產率。
②在適度通貨緊縮狀態下,經濟擴張的時間可以延長而不會威脅經濟的穩定。
③如果通貨緊縮是與技術進步、效益提高相聯系的,則物價水平的下降與經濟增長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二)通貨緊縮的財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實物資產的持有者受損,現金資產將升值。
2、固定利率的債權者獲利,而債務人受損。
3、通貨緊縮使企業利潤減少,一部分財富向居民轉移;通貨緊縮使企業負債的實際利率上升,收入進一步向個人轉移。
4、政府財富向公眾轉移
四、通貨緊縮的治理
(一)寬松的貨幣政策
采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從而刺激總需求。
(二)寬松的財政政策
擴大財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總需求,還可以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私人投資的增加。
(三)結構性調整
對由于某些行業的產品或某個層次的商品生產絕對過剩引發的通貨緊縮,一般采用結構性調整的手段,即減少過剩部門或行業的產量,鼓勵新興部門或行業發展。
(四)改變預期
政府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增加公眾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信心。
(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適當改善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層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以增加消費需求。